湯樹勇,籍貫山東日照,眾安設計院院長,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座右銘:把握現在
入行20年,他搭上了結構建設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在兢兢業業的職業生涯中,他將一生的精力投入建筑設計領域,歲月的沉淀與對建筑設計的執著和熱愛,讓他一次次超越自我,攀上更高的山峰,他就是浙江眾安建設集團設計院院長湯樹勇。
與建筑結緣,源于高考填報志愿。在那個年代先填志愿后考試,也沒有志愿參照和名次分析,更沒有朋友、長輩可以咨詢,畢竟在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的人是極少數的。每當回憶往昔,湯樹勇表示當初選擇建筑學是有些迷迷糊糊的,對建筑了解甚少,也沒有跟任何人商量,只憑借心中一些模糊的感覺,決定在那個小白框里寫下“土木工程”四個字,就這樣撞進了這個行業的大門。
湯樹勇工作后參與設計的第一個項目是香港新界警察總署,要求全部采用英國規范,他以“一張白紙”的心態,接受一切挑戰。第一個加固改造項目是杭州的醉白樓改造,也是在那時跟眾安結緣。第一個超高層是杭州的瑞晶國際商務中心,這個項目榮獲2013年度浙江社建設工程錢江杯獎(優秀勘察設計)綜合工程一等獎。參與過的最知名的項目是CCTV新大樓,他負責了結構消防部分。
他經常說這個行業就像醫院的骨科,每個人的外觀、體型、姿態與基因是不盡相同的,但每個人的骨骼的共性遠大于外貌,沒有骨骼的支撐,再美好的皮囊也無法綻放。這對行業來說既是優點,也是缺點。處在這其中的他們,不需要時刻追逐時代熱點,能擺脫追逐功利的心境,同時又變化緩慢,日復一日。但世上沒有任何一門職業,是不需要經過枯燥乏味的積累就能做出成就的,他很慶幸可以堅持做自己,初心不改,行穩致遠。
憑著一絲不茍的辦事作風、虛心勤勉的性格、追根溯源的韌勁,湯樹勇見證了一棟棟建筑的落地,也從一位建筑設計師成長為“建筑設計管理者”,挑起浙江眾安建設集團設計院院長的重擔。
在被問到“如何鑄就眾安設計院的品牌?”湯樹勇認為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個巨大的舞臺。僅城鎮住宅就有300億方的存量,公共建筑存量120億方,工業建筑存量100億方。這些建筑隨著時間的流逝,都存在著功能改變、壽命到期、建筑提升和有機更新的需求,這500億方的存量建筑面積是我們眾安最廣大的市場。做設計最根本是為人服務,因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不斷地提高的,對美好生活品質的需求也是不斷提高的。只要緊跟人民的需要,抓緊這把鑰匙就是我們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作為設計院前進的源動力。
張家志,籍貫安徽六安,中級會計師
座右銘:學無止境,努力了總會有收獲
回顧自己25年的會計路程,張家志說有心酸、有勞累,但更多的是欣慰,因為自己選擇了在最美好、最合適的時間段充分的發展興趣、努力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
剛參加工作時,她說自己是什么都不懂的“會計小白”,對會計的理解就是“管錢的”,后面才知道會計的崗位有多種,分工各不相同。她的會計之路是從實踐到理論慢慢積累的,從一名記賬員開始,慢慢地學習,也經歷了從迷茫到清晰的心路歷程。97年考會計從業資格證書,02年考會計初級,再到后來2010年考會計中級,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漸進。
說起會計中級考試,她笑稱自己也是經歷了3年的考試心酸史。08年備考中級中途也曾猶猶豫豫是堅持還是放棄,孩子小需要照顧,白天上班忙碌,晚上還要抽時間學習。但是執著與堅毅以及最終獲得的結果,這讓她堅信,有志者事竟成,當你決心做一件事,并努力為之奮斗,那么你一定會有收獲的。
張家志平時工作主要負責各個分公司的賬務處理、生成報表、稅務申報等各類財務上的事宜;部分分公司金蝶云平臺的流程審批、項目臺賬的完善;集團總公司每月工資表的計算、配合審計工作等。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一個分公司,就像總公司的孩子一樣,都要用心地去呵護才會茁壯成長,變成參天大樹。隨著今年集團公司下設的分公司越來越多,光是一個余杭區就有了3家分公司,她的工作任務也越來越重,責任也越來越大。尤其在稅務部門上線了金稅四期的情況下,每個月的納稅申報工作都要求她認真仔細地進行核算,完成各項財務工作。
在平時的工作中,特別是疫情當下,她都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在一個高凝聚力的團隊中,她是雄偉城墻中的一塊磚,是團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磚與磚之間緊密結合是建立城墻的基礎,這種緊密結合就是凝聚力。平時工作中以身作則,與部門同事合作,積極主動地解決各種問題,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樹立開拓創新、務實高效的部門形象是每個財務中心人員的職責;而耐心與項目部門人員保持及時溝通,急他們之所急,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則是她的工作職責。
世界乃是身外之物,品格事業才是立身之本,她認為誠實、樸實、踏實,是一個會計從業者最重要的品德。會計工作天天與金錢打交道,往往會給一些心術不正之徒或經不起金錢誘惑之人帶來可乘之機。她時時刻刻告誡自己誠實做人、樸實本分、不慕虛榮,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并愿意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行業變化,對會計的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更需要從業者不斷汲取新知識,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融匯貫通于工作中。張家志說她雖是工作了20多年的老會計了,仍然要抽時間看書學習,不斷用新知識來武裝自己。這個行業有很多知識都是在不斷改變的,不進則退,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體現自己的價值。
進入21世紀,作為企業的財務人來說角色也在轉變,不再是傳統的專注財務核算及報告的“帳房先生”,漸漸轉變為積極推動業績和利潤產生的輔助者。財務人員一定要擁有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能夠從企業各類數據中看出企業經營管理中潛在風險與機會,幫助企業更好的經營與決策。張家志對今后的工作也有一個展望,她希望自己能更全面了解項目的運作,具備風險預估能力,加強溝通與協作,對各方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實現自己職業價值的同時也幫助企業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