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立,籍貫浙江諸暨,一級建造師
喜歡的一句話:在追求幸福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沒有圓滿,只有境無止境。
黃偉立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從事過包括主體結構、裝飾裝修、市政管網、園林景觀等專業的施工及項目管理,參與編制各類施工方案。通過大量學習與實踐,造就自身在項目管理、技術管理出眾的能力,能夠在項目的施工管理、質量安全管理、施工進度管理、施工技術支持等方面配合和協助參與項目管理。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優秀項目經理,加入眾安后,黃偉立被安排去管理樹園小區舊城改造EPC項目,這也是黃偉立第一次接手老舊小改造項目。老舊小提升改造項目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新建項目,改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一些問題。
在項目部進場之初,質疑聲就接連不斷,街道對于工程樣板改造效果的不滿意,以及居民對于施工過程中的抵觸,使得項目進展較為不順。在此情況下,黃偉立與項目部成員緊密團結,針對街道對于效果的不滿意,商討調整方案,整改工程細部,最終得到街道肯定,順利舉辦樣板樓驗收儀式;針對居民對施工過程的抵觸情緒,黃偉立協同社區工作人員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并在居民大會中對即將實施的舊改施工內容進行了詳細說明,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路子對了,方法有了,改造施工進入了快車道。黃偉立要求施工現場嚴格執行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最大可能減少噪音擾民,精確計算好一天的材料用量,堅持“一日兩清”,及時清運建筑垃圾,實現安全文明施工。開工至今,未發生一起施工質量、安全事故。
從改造之初群眾的不配合,到現在的大力支持,黃偉立感慨很多。“與之前我從事的其他項目相比,與居民的溝通是多出來的。如何能順利開展工作,我認為就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小區居民正常生活的影響,加快施工進度,讓小區在最短的時間內舊貌換新顏。”
盡管改造工程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但是項目部仍然將質量管控作為重中之重,嚴格執行標準化施工流程,加強屋面、外墻等關鍵施工項目的過程檢驗和檢驗,強化對工程施工重要工序、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確保作業規范化,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全面受控。
今年上半年,樹園小區舊城改造EPC項目作為杭州市老舊小區改造典型案例被杭州西湖頻道《明珠新聞》欄目報道。目前樹園小區實體工程已經完成,等待竣工驗收。煥然一新的樹園小區,功能大大提升,居民安居樂業,也為集團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鮮活樣本。黃偉立又馬不停蹄開始了東園小區的改造提升工作,同時兼顧樹園小區的后期竣工材料,繼承與發揚了眾安的“工匠精神”。
鄭圣多,籍貫江西上饒,一級建造師
座右銘:可以不光芒萬丈,但不能停止自己發光
眾安有許多能夠獨當一面的優秀青年項目經理,鄭圣多就是其中一個。鄭圣多一直堅信實踐出真理,項目一線永遠是培植人才快速成長的沃土,所以本科土木工程系一畢業,很多人還在躊躇不前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準備上工地一線接受洗禮。
“我并不會覺得工地苦、枯燥而畏懼,真正好的項目,好的師傅,你能在工地上學到很多知識的,不管是技術方面的,還是與人打交道方面的?!?/span>項目走的越多,看的越多,他就越意識到知識的匱乏和經驗的不足。“不要急于出成績,埋下頭來干工作,是我的工作格言,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騖遠,而要腳踏實地,多干實事,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并獲得施工現場的經驗累積。”超出年齡的成熟穩重是奮斗烙下的印記。
他一直以積極的心態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從事的各項工作中,都能盡職盡責,以求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在三控兩管上,做到有計劃有跟蹤有落實,緊盯合同目標制定關鍵控制節點,在總體進度計劃的基礎上把計劃分解到每季、月、周,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質量控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尤其是過程控制;投資控制上嚴格審查各種簽證和變更資料,確認其合理性、必要性,避免增量多報和減量漏報;在合同管理上,充分熟悉合同條款,落實合同條款的執行情況,嚴格按照合同執行;在信息管理上做到規范、系統、統一、有條理。
近些年,鄭圣多的工作主要圍繞許多大大小小的建筑改造工程展開,如老舊小區改造、歷史街區改造保護等。鄭圣多提到,隨著新建項目的飽和,市場對這類改造更新工程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如果他沒有扎實系統地學習和掌握該領域的施工技術,他可能無法勝任目前的工作,為此業余時間也是參加各種專業課程用來學習新的專業技術,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建筑業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更專業、更優秀的人才隊伍做支撐,眾安也特別重視對項目部青年一代的培養,在技術、創新、誠信、責任、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建設人才隊伍。以鄭圣多為代表的新時代項目經理們,將肩負起企業給予的重任,成為眾安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